close

⁂  製茶廠  

 製茶廠

 

DSC_4910  

 

作者:張李德和
飲食詩/飲饌空間

 


品出烏龍世界誇,宏模巨廠利邦家。

 

流何日能疏暢,重振鯤洋載物華。

 

 

DSC_4945DSC_4944  

 

 *****  讀詩心得 *****

 

    台灣烏龍茶傳入南投鹿谷,在好山好水的氤氳丘陵地形薰陶下,產出了凍頂烏龍茶。只要提到凍頂烏龍茶,眾人皆知。台灣茶在技術改良下,許多茶廠紛而設置,做出的茶可說是舉世聞名。

    可惜的是外商茶行長期控制烏龍茶的進出口,因此茶類的經濟物流有了變化,讓紅茶與其他類茶崛起,本詩除了吟詠烏龍茶之美,更是企盼烏龍茶能恢復往日的榮景。

   

DSC_4946  DSC_4949  

    自古而來,茶在文人社會與儒佛道中,就是極其重要的議題。

「茶禪一味」更使得茶與禪緊密連結,自古就有品茶如參禪的說法[1]因而雅愛茶道者,莫不循從此意念。在大眾重視茶與儒、茶與禪間,多忽略茶與道亦是一值得重視的論題。「道法自然」,茶之自然面扣合道家「自然觀」,因其自然故而借其自然之本質而能食用、藥飲。

DSC_4926  

而茶道相契之點可從虛靜恬淡與隱逸來挽合,再引伸觀之仙道意念。道教仙道思想本為盛,茶於道教中乃為可成仙之藉物,因而服食茶茗以求永生,故茶之仙道傳說多有所聞。而仙道意念之觀,可於文人作品中探求,如溫庭筠<西嶺道士茶歌>、釋皎然<飲茶歌送鄭容>、歐陽修<送龍茶與許道人>、陳襄<靈山試茶歌>等詩,可說是道教的「仙道」意念與茶文化之奇妙結合。

 DSC_4921  

    茶與水是相輔而成,好茶需有好水伴,借自然之力而生之良茗,是與借自然之輔而生的好水互依互成。《徽宗大觀茶論》中以為「水以清輕甘潔為美,輕甘乃水之自然。」[2]清甘自然之水配以茶,更能突顯茶之不平凡。因而《煎茶四要》中相當明確指出如何擇水:「凡水全不甘不能損茶味之嚴,故古人擇水最為切要。山水、上江水次,井水、下山水、乳泉漫流者為上,瀑湧湍激勿食,食久令人有頸疾,江水取去人遠者,井水取汲多者如蟹黃混濁鹹苦者皆勿用。」[3]水若不自然,所泡之茶亦差茶可食飲,「飲茶」、「喫茶」乃在品飲啜茶,《爾雅》<釋木>載言:「……可煮作羹飲…」[4]可得而證。而茶非僅食飲一用而已,茶之藥用與茶之關係可不容小覷。

DSC_4930  

    唐陸羽《茶經》<序>便揭言:「…命其煮飲之者,除痟而癘去,雖疾醫之不若也。…」[5]於<一之源>中言:「……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,苦熱、渴、凝悶、腦疼、目澀、四支煩不舒,聊四五啜,與醍醐甘露抗衡也。…」[6]由此可知茶有其效,故而藥用之行盛。

DSC_4934  

 

    從茶之自然層面可透析茶之質性,不論從所產處或共輔者,更或藥用層面,皆可洞之。而茶乃借自然之質與道有所契合,與道有所關合。茶生於靈山奇峰,總日月之芳華,蘊天地之精氣,而有清靈、玄幽之秉性,此與道家淡泊、清靈的心態一致,與文人超脫泰然之情相合。

 DSC_4917  

    至虛、守靜、歸根、復命都是合於「自然」之功夫,故老子「虛其心」、「守靜」、「好靜」都可視為修養工夫。莊子乃發展出一套較完整的修養理論,《莊子》的虛靜觀,首括「恬淡寡欲」。道家追求的是生命本真的大智慧,反對的是執著一偏;執著一偏則不能無為無造,而有違自然,他們所要求的是清靜無為、坐忘虛心,這樣才能「自然已足」。

 

飲茶  滌心   疏瀹   入靜

 

此為入靜工夫之程,因為入靜故能「發真照」、「蕩昏邪」、「兩腋習習清風生」。

 

 火、水、炙、末、煮、飲乃茶的烹煮品飲過程,而此過程其本身就是一種清幽之趣。所企求者乃為求一超然之境,由品飲過程體會道之所求與道之所得、所悟。

 DSC_4939  

 從「自然」至「而然」,茶的自然面從與山水之緣開始,佳茗多生深山中,與山林結緣是必然的,與水之結緣乃在好水烹好茶,其味始能出。從自然層面再深入探求,可尋至「茶道相契」之奧義,從茶之自然層面可透析茶之質性,不論從所產處或共輔者,更或藥用層面,皆可洞之。而茶乃借自然之質與道有所契合,與道有所關合。

    茶之自然與人文精神最相契者,當屬「隱逸」,「隱逸」本然為道家自然觀之所傾,茶與隱逸所相契處可從茶性論至茶之外緣,而從茶之外緣回歸隱逸。長生不死之念深扣道教人士之心,而羽化成仙之企盼才是他們最終的依歸。因茶為羽化成仙之藉物,故神異傳說常有見之,以此些意念探求茶與道家道教,企盼從其「自然」面探求出其「而然」面。

 DSC_4918  

茶借自然之質與道有所契合,與道有所關合。道家的「自然」之「道」,一開始便滲透在茶文化啟蒙的精神之中,它的虛靜恬淡的自然觀與茶之本性非常和諧,茶道也就成為「自然之道」的組成部分。茶生長於明山秀水之間,與青山為伴,以明月、清風、雲霧為侶,是沐浴甘露之芳澤、吸納天地之精華的自然之物,其清靈、玄幽的稟性,與道家淡泊、無為的心境極其契合。所以,道家是以清靜無為、自然而然的態度追求著神仙世界,產以茶能使人「輕身換骨,羽化成仙」的信念,用「道茶」實現著「天道自然」、「天人合一」的自然思想,開創了中國茶文化。當然,茶由其解渴、療疾的自然,引申出道家的精神功能,形成中國文化中的「茶道」。

 DSC_4929  

而茶亦以「恬淡為止」,明人熊明遇說:「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,俱非上品,」有人嫌茶味淡,「或用蔥、薑、棗、橘皮、茱英、薄荷之等,煮之百沸」陸羽則將這種茶斥之為『溝渠間棄水』。此種境界精髓就在「返璞諦真」,「清靜無為」,雖歷經采摘、焙炒,古代還要經過研磨、輾壓、蒸煮,最後還要經過沸水的沖泡,才能被端到茶客面前:此時的茶,可謂經磨歷劫,受盡磨難,卻仍然保留著大自然所賦予的精氣歸氣香氣野氣,以自然之姿呈現自然之色與自然之味,這種品格,難道不正是世間所缺而為道家所重的嗎?

 DSC_4919  

道家的學說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「天人和一」的哲學思想,樹立了茶道的靈魂。同時,還提供了崇尚自然,崇尚樸素,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、貴生、養生的思想。同時在茶道中表現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,以及人對「 道」的體認。具體地說,人化自然表現為在品茶時樂於自然親近,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,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,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。這種人化自然,是道家「天地與我並生,而萬物與我唯一」思想的典型表現。道家「天人合一」的思想是中國茶道的靈魂。品茶無我,我是清茗,清茗即我。

 



[1] 劉玉才在<茶禪一味:淺談茶與佛教>一文中有謂:「禪宗汲取道家思想的營養,追求清淨、

 自然的境界,淡柏、虛融的情趣,與茶文化的內涵異曲同工。因而,自古就有『茶禪一味』的 

 說法」(《國文天地》第六卷第八期,頁45。)

[2] 同上,頁2788。

[3] 同上,頁2798。

[4] 同上,頁2775。

[5] 同上。

[6] 同上。

 

DSC_4951DSC_4952  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琳瑯山閣吟草》。烏龍茶於雍正3 年(1725)由福建安溪人創製,咸豐5 年(1855)再傳入臺灣南投鹿谷栽種,為臺灣最早製造的茶葉,也是臺灣在世界上最出名的茶葉。臺灣烏龍茶的製法雖是由福建傳來,但經臺灣茶業專家精心研究,改良技術,變成具有獨特香氣與高尚風味的世界知名茶種之一。自同治5年(1866),外商洋行在大稻埕設立製茶廠,8 年(1869)首次外銷紐約、歐美,大獲好評,全盛時期光緒11-20 年(1885-1894)間年平均外銷量13000 噸,佔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,為臺灣重要的創匯產業之一。由於烏龍茶長期被外商洋行控制住銷售權,供需狀況不穩定,清末到日治,烏龍茶的外銷市場進入萎縮期,日本人在臺灣改種紅茶,如日東紅茶、阿薩姆紅茶,以取代烏龍茶的地位,烏龍茶的榮景不復存在。本詩即在緬懷烏龍茶在世界外銷市場上曾經風光一時,臺灣烏龍茶產業因此蓬勃興盛,並期盼烏龍茶的銷售通路能重新開通,再創另一波臺灣茶業經濟奇蹟。

【作者】
張李德和(1892-1972),見〈樟腦局〉。

 

DSC_4937  

 

 

DSC_4940  

【注釋】
1. 烏龍:臺灣烏龍茶以輕、中度發酵、輕焙火、揉捻成半球狀的品種,其中最重要的步驟是在茶業萎凋後即進行炒青,是一道促進發酵與停止發酵兼具的細緻手工,使烏龍茶既有綠茶的鮮香,又有紅茶的甘醇。
2. 宏模巨廠:咸豐10 年(1860)天津條約後,淡水開港,英國德記洋行在大稻埕設茶廠,同治11年(1872)大稻埕已有寶順、德記、怡記、水陸和愛利士五洋行從事臺茶貿易。
3. 匯流何日能疏暢:匯流,原指水流或人潮的會合。此謂臺灣茶外銷控制權一直被外商洋行把持,銷量不穩,大起大落,若能由臺商自行經銷,穩定供需,不僅外銷,也擴大內需,臺灣茶業就能維持在穩定生產發展的狀態。
4. 鯤洋:指臺灣,傳說臺南沿岸有七鯤鯓之故。

【延伸閱讀】
1. 仝卜年〈蘭陽即事〉八首之七,《噶瑪蘭廳志》。
2. 徐宗幹〈春茶七律〉,《全臺詩》第肆冊。
3. 梁維嵩〈品茶限先韻〉,《詩畸》。

 

 

 

(王惠鈴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平羽 的頭像
    平羽

    平羽的小天地

    平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